【令公桃李满天下的出处是哪里】“令公桃李满天下”是一句常用来赞美教师或教育者的诗句,表达了对教育者辛勤育人、桃李满园的敬意。这句话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一诗。
一、
“令公桃李满天下”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原诗为:
>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此句中的“令公”指的是裴度,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中书令,因此被称为“令公”。白居易在诗中称赞裴度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而且在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也颇有成就,他的门生遍布天下,故有“桃李满天下”之说。
“桃李满天下”后来成为形容教师教书育人、学生众多的成语,广泛用于赞美教师的贡献。
二、出处与解析表格
项目 | 内容 |
句子原文 |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出处 | 唐代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背景 | 该诗是白居易为赞颂裴度(时任中书令)而作,赞扬其德行与育人之功 |
“令公”含义 | 指裴度,因曾任中书令,故称“令公” |
“桃李满天下” | 比喻学生众多,教育成果丰硕,后成为常用成语 |
用途 | 多用于赞美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贡献 |
三、结语
“令公桃李满天下”不仅是对古代教育者的赞誉,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传统。通过了解这一诗句的来源和含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教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