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苦口婆心的意思】“苦口婆心”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人说话非常诚恳、耐心,反复劝说别人,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明白道理或接受建议。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或者朋友之间的劝导行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苦口婆心 |
拼音 | kǔ kǒu pó xīn |
出处 | 《敦煌变文集·目连救母》:“苦口婆心劝汝等,莫造无间业。” |
含义 | 形容说话恳切、耐心,反复劝导别人,希望对方接受建议或改正错误。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常作谓语、状语使用。 |
近义词 | 苦心孤诣、循循善诱、谆谆教诲 |
反义词 | 不耐烦、敷衍了事、冷言冷语 |
二、词语用法举例
1. 他为了儿子的前途,苦口婆心地劝导他好好学习。
2. 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解,同学们终于明白了这道题的解法。
3. 家长苦口婆心地提醒孩子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三、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苦口婆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传统的人际关系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往往强调“以德服人”,通过耐心的劝导和真诚的关心来引导他人。这种教育方式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仁爱”与“礼教”的精神。
在现代社会,“苦口婆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尤其是在工作、家庭或社会交往中,当一个人愿意花时间去劝说、教导他人时,往往体现出他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怀。
四、总结
“苦口婆心”是一个充满温情和责任感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说话者的耐心和诚意,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沟通与教育的价值观。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正式场合,这一成语都能很好地表达出一种善意的劝导和真诚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