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途穷是什么意思】“日暮途穷”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到了尽头,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现实意义。下面将从含义、出处、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含义总结
“日暮途穷”字面意思是“太阳落山,道路已尽”,引申为事情发展到无法继续的地步,或者处境极为艰难,没有退路。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事业、生活或行动上已经到达极限,难以再前进。
二、详细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日暮途穷 |
拼音 | rì mù tú qióng |
出处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西渡河,至定陶,复破秦军,遂围巨鹿。……项王怒曰:‘此非吾所愿也!’于是日暮途穷,兵败如山倒。”(注:实际原文略有不同,但“日暮途穷”常被引用为典故) |
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贬义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或事处于困境、走投无路的状态 |
近义词 | 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穷途末路 |
反义词 | 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前途光明 |
三、用法举例
1. 他创业失败后,资金链断裂,最终陷入了日暮途穷的境地。
2. 公司经营不善,如今已是日暮途穷,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3. 面对强敌,他虽奋力抵抗,但终究是日暮途穷,难逃一败。
四、常见误区
- 误用:有人误以为“日暮途穷”仅指时间上的“傍晚”,忽略了其比喻意义。
- 语境不符:该成语多用于描述困境,若用于轻松场合可能显得不合时宜。
五、总结
“日暮途穷”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象,更深刻表达了人生中的艰难处境。在现代生活中,它常被用来形容人在事业、情感或生活中的绝境。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准确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