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肃然起敬”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对某人或某事产生由衷的敬意和尊重。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庄重、严肃的情感态度,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中。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肃然 | 形容神情严肃、恭敬的样子 |
起敬 | 表示由此而产生的敬意 |
整体意思:
形容人对某人或某事感到非常尊敬,甚至带有敬畏之情,通常是因为对方的品德、成就或行为令人钦佩。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其人虽无大才,然心地善良,令人肃然起敬。”
后来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都曾用此成语来描写人物之间的敬重之情。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用于形容对人的敬重 | 他对那位老教授的学术成就肃然起敬。 |
用于表达对事迹的敬仰 | 看到英雄的事迹后,他肃然起敬。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在颁奖典礼上,观众对获奖者肃然起敬。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恭敬、景仰、敬仰、钦佩 |
反义词 | 轻蔑、不屑、鄙视、轻慢 |
五、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对人、事、物的敬重,不宜用于对普通事物。
2. 情感强度:表示的是较深的敬意,语气较为庄重。
3. 避免滥用:不要随意用于日常对话中,以免显得过于夸张或不自然。
六、总结
“肃然起敬”是一个表达敬意的成语,强调的是对人或事的由衷尊重与钦佩。它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具有较强的庄重感和情感色彩。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肃然起敬 |
含义 | 对人或事产生庄重、恭敬的敬意 |
出处 | 《后汉书》等古代文献 |
用法 | 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 |
近义词 | 景仰、敬仰、钦佩 |
反义词 | 轻蔑、鄙视、不屑 |
使用注意 | 不宜用于日常口语,需结合语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