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逸恶劳的意思是什么】“好逸恶劳”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喜欢安逸、懒惰,讨厌劳动和辛苦。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愿意付出努力、只想享受生活的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好逸恶劳 |
拼音 | hào yì è láo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夫以人之性,莫不有好逸恶劳之心。” |
释义 | 喜欢安逸,厌恶劳动。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懒惰成性、好吃懒做、游手好闲 |
反义词 | 勤奋刻苦、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好逸恶劳”最早出现在《汉书·东方朔传》中,原意是说人的本性中都有追求安逸、不愿劳累的一面。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那些缺乏奋斗精神、只图享乐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好逸恶劳”常用来批评一些年轻人不愿努力工作、依赖父母或社会福利的现象,强调勤奋与责任的重要性。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教育领域:老师批评学生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做,常说:“你这是好逸恶劳的表现。”
2. 职场环境:领导对员工态度消极、不积极工作时,可能会指出:“你不能总是好逸恶劳。”
3. 家庭生活:家长教育孩子要勤劳,会说:“不要养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四、总结
“好逸恶劳”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行为。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态度,也常常被用来批评社会中不思进取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倡导勤劳、奋斗的价值观尤为重要,避免陷入“好逸恶劳”的误区。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生活中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