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犀擢象是什么意思】“拔犀擢象”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意是指选拔像犀牛、大象一样有力量、有德行的人才。后来引申为选拔贤能之士,尤其强调其才能出众、品德高尚。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国家或组织在选人用人方面非常重视人才的质量和德行,体现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高度重视。
一、
“拔犀擢象”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提拔犀牛、选拔大象”,实际含义是比喻选拔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才。该成语多用于正式场合,尤其是在讨论人才选拔、国家治理等方面时使用,强调的是“以德为先、以才为本”的用人原则。
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对人才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任人唯贤”的传统价值观。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拔犀擢象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字面意思 | 提拔犀牛、选拔大象(象征选拔优秀人才) |
引申含义 | 比喻选拔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才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正式场合,如国家治理、组织用人等 |
用法 | 常作谓语、宾语,表示选拔人才 |
近义词 | 任人唯贤、举贤任能 |
反义词 | 任人唯亲、埋没人才 |
文化内涵 | 体现古代对人才的重视,强调德才兼备 |
现代意义 | 在现代管理、人事制度中仍具参考价值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拔犀擢象”不仅是古代的一种人才选拔理念,也对现代用人机制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选拔人才时应注重德行与能力的结合,避免“唯学历论”或“唯关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