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原文】《小时了了》是一则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的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少年聪慧机敏、言辞得体的故事,同时也暗含对“人不可貌相”的深刻寓意。该文语言简练,情节生动,是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短篇故事之一。
一、
《小时了了》讲述了孔君平与七岁孩童的对话。孔君平在拜访孩子的父亲时,看到孩子正在家中,便开玩笑说:“此儿小时了了,大必伟器。”意思是这个孩子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一定会有出息。孩子却机智回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指“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巧妙地反驳了孔君平的话,既表达了对长辈的尊重,又展现了自己机敏的思维。
这个故事通过一个孩子的机智应对,传达了“人不可貌相”的道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智慧和言辞的重视。
二、原文与白话对照表
原文 | 白话翻译 |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 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叫出孩子来。 |
为设果,果有杨梅。 | 他给孩子摆上水果,其中有杨梅。 |
孔曰:“此儿小时了了,大必伟器。” | 孔君平说:“这个孩子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一定会成大器。” |
儿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孩子回答:“我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
三、文章小结
《小时了了》虽篇幅短小,但寓意深远。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儿童的机智与才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智慧与礼貌的重视。同时,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一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并不总是能从外表或年龄上判断出来。正如文中所体现的,即使是一个年幼的孩子,也可能拥有令人惊叹的智慧。
这篇文章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的简洁与深刻,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