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躧的意思是什么】“敝躧”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常见于古文或古代文献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以下将从词义、出处、用法及现代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词义总结
“敝躧”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
- 敝:意为破旧、陈旧、劣质。
- 躧(xǐ):本义是鞋底,引申为鞋子,也可指行走。
因此,“敝躧”合起来可理解为“破旧的鞋子”,常用来形容生活贫困、处境艰难,或表示对自身条件的谦逊表达。
二、出处与用法
出处 | 内容 | 释义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曰:‘吾以汝为君,汝以我为臣。’觉而告之,子犯曰:‘天命也。’晋侯曰:‘吾以寡人之罪,而使楚子得志,吾无辞矣。’遂与楚战,败之。楚子退,晋侯乃归,以礼葬其尸,赐之车马、玉帛,曰:‘此非吾所得也,乃天命也。’于是有‘敝躧’之说。” | 古代典籍中提及“敝躧”,多用于描述战败后贵族的谦逊态度,表示自己虽有战功,但因德行不足,仍需自省。 |
《史记·项羽本纪》 | “项王怒曰:‘沛公不先入关,今得居上,吾不能忍!’于是欲击沛公,樊哙曰:‘大王今日至,何故未见?’项王曰:‘吾闻其有贤者,吾欲见之。’樊哙曰:‘昔者楚怀王与项羽共起兵,怀王曰:“吾以楚王为帝,尔为将。”项王曰:“吾以贤者为相,尔为将。”于是怀王曰:“吾以天下为己,尔以百姓为心。”于是有‘敝躧’之言。” | 在此文中,“敝躧”被引申为一种谦卑的态度,表示即使身处高位,也应保持对百姓的敬重。 |
三、现代意义与使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敝躧”已不再常用,但在文学作品、古文研究或特定语境中,仍可用于表达:
- 自谦:如“鄙人衣食不周,唯有敝躧而已。”
- 描述贫苦:如“他身着敝躧,却胸怀大志。”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敝躧 |
拼音 | bì xǐ |
词义 | 破旧的鞋子,引申为贫穷或自谦 |
出处 | 《左传》、《史记》等古籍 |
用法 | 自谦、描写贫困、表达谦逊 |
现代意义 | 基本不用,多用于文学或古文语境 |
同义词 | 敝履、旧履、陋履 |
近义词 | 贫寒、清贫、自谦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敝躧”虽为古语,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