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原文和译文】《河中石兽》是清代文学家纪昀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关于寻找沉入河中的石兽的事件,揭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用作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一、文章总结
《河中石兽》讲述了一位老河兵根据多年的经验,指出石兽不可能随水流漂远,而是会因水的冲击力和沙土的沉积而逐渐下沉。最终,人们按照他的建议,在上游找到了石兽。这说明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河中石兽 | 河中有一座石兽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一位讲学的人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话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河水带走呢?” |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激渐深耳。 | 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松散轻浮,石头会埋在沙子里,逐渐被冲得越来越深。 |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有山焉,名曰愚公之山。 | 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一座山,名叫愚公山。 |
其后,有人见于水中,遂往寻之,果得于数里外。 | 后来有人在水中看见了它,于是前去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地方找到了。 |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漂石,惟啮沙为底焉。 | 原来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软浮动,水无法将石头冲走,只能不断侵蚀沙土,使石头逐渐下沉。 |
三、内容要点总结
要点 | 说明 |
故事背景 | 河中石兽被冲走,众人寻找未果 |
讲学家观点 | 认为石兽会被水流带走,不符合实际 |
老河兵分析 | 根据经验判断石兽沉入沙中,应向上游寻找 |
实际结果 | 依照老河兵建议,成功找到石兽 |
寓意 | 实践出真知,不能仅凭书本知识判断事物 |
四、结语
《河中石兽》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面对问题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避免脱离实际的空谈。同时,也强调了经验与实践的价值。这篇文章不仅是一则寓言,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