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资讯 > 宝藏问答 >

屡的古代意思是什么

2025-09-29 18:06:37

问题描述:

屡的古代意思是什么,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18:06:37

屡的古代意思是什么】“屡”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有时指“多次”,有时也用于强调动作的重复性或频率。本文将从字义、词性、常见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

一、

“屡”在古代汉语中主要作为副词使用,表示“多次、接连不断”的意思。常用于描述行为或事件的重复发生,带有强调的语气。此外,“屡”也可作动词使用,意为“屡次做某事”。在古文中,“屡”多用于书面语,表达一种正式、庄重的语气。

在古代文献中,“屡”常与“次”、“数”等词搭配使用,如“屡次”、“屡见不鲜”等。这些词语不仅表达了动作的重复性,还带有一定的评价意味,如“屡教不改”即表示反复教导仍不改正。

二、表格:屡的古代意思及用法

字形 拼音 词性 古代意思 用法举例 出处/文献
副词 多次、接连不断 屡次、屡见 《左传》:“屡战屡败”
副词 一再、反复 屡劝不听 《论语》:“屡空而不改”
动词 屡次做某事 屡行不义 《史记》:“屡行不义,终必自毙”
形容词 频繁、频繁出现 屡见不鲜 《汉书》:“此风屡见”

三、结语

“屡”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主要表示“多次”或“反复”的意思。无论是作为副词还是动词,它都能准确传达出行为的重复性和频率感。在阅读古文时,理解“屡”的具体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语气和内容。

通过上述总结与表格,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屡”在古代汉语中的多种用法和意义,帮助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古文时更加得心应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