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之前,向后主刘禅所上的一篇奏章。此文情感真挚、语言恳切,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后主的期望,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一、文章
《出师表》共分为五个部分:
1. 开头陈述身份与责任:诸葛亮自述受先帝托付,肩负重任,决心效忠朝廷。
2. 回顾历史与先帝信任:回忆刘备对他的信任与重用,表达对先帝的怀念与感恩。
3. 分析当前局势与建议:指出国内政局不稳,需整顿朝纲、任用贤才,并提出具体治国建议。
4. 强调北伐必要性:说明北伐的重要性,表明自己将竭尽全力完成使命。
5. 最后表达忠诚与决心:再次表明自己无怨无悔、鞠躬尽瘁的决心。
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气恳切,体现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出师表》原文节选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三、关键内容对比表格
| 内容要点 | 表述方式 | 情感色彩 | 作用 |
| 陈述身份与责任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坦诚、谦逊 | 引出后续内容 |
| 回顾先帝信任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感恩、怀念 | 强调忠诚基础 |
| 分析当前局势 |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 谨慎、务实 | 提出北伐前提 |
| 建议治国方针 | “亲贤臣,远小人” | 谨慎、理性 | 提出治理建议 |
| 表达北伐决心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坚定、忠诚 | 明确目标与态度 |
四、结语
《出师表》不仅是一篇政治文书,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忠诚宣言。它体现了诸葛亮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后主的殷切期望。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文化中忠诚与责任感的象征。


